企业法律顾问职责有哪些
1、为顾问单位进行有关的企业资信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
2、为顾问单位的法律行为和法律事实出具律师见证书或法律评价书。
3、为顾问单位的企业设立、股权转让、增资减资、招标投标、合并分立、清算注销、资产重组、改制上市等提供法律服务。
4、代理顾问单位办理各类公证。
5、代理顾问单位申办商标、**、著作权申请、注册、登记、转让和备案手续。
6、代理顾问单位办理信贷、抵押贷款、商业贷款、专案融资、融资租赁及其它筹资事宜所涉及法律事务。
7、代理顾问单位办理房地产开发、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一、二手楼房买卖、按揭、租赁抵押、产权登记过户等房地产业务涉及的有关手续。
8、代理顾问单位办理进出口贸易、保险信托、海商海事、海外投资、国际运输、技术转让中涉及的法律事务。
9、办理顾问单位委托的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
企业改制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改制方案的内容要合法,二是设计企业改制方案的程序要合法。**层意义上的合法可以称为实体合法,*二层意义上的合法可以称为程序合法。国有企业改制后,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特殊**、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等需完全适用劳动法。
《劳动法》**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条 在*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2、稳定性原则:
设计改制方案要保持企业改制前后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避免由于企业制度的变动而导致生产经营中断或停止。要实现企业改制前后的稳定过渡,必须妥善安置改制企业的员工,员工安置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企业难以成功改制。
3、科学性原则:
企业改制的目的之一是建立先进的产权制度、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设计企业改制方案要遵循赞赏性原则,坚持企业组织制度的科学改造。
国有企业的转型势在必行,有大多数的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早就已经不适合现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支持和维护民商企业的发展是国家不变的政策和方针,但是,毕竟国有企业在国家的经济占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国家实现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式之一,所以,支持国企改制是必然的。
设立合伙企业应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一)全体合伙人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全体合伙人的身份证明:
(三)全体合伙人*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的委托书:
(四)合伙协议: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2、合伙目的和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
3、合伙人的姓名及其住所:
4、合伙人出资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
5、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
6、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7、入伙与退伙:
8、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9、违约责任。
10、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间和合伙人争议的解决方式。
(五)出资权属证明:
(六)经营场所证明:
(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八)法律、行政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须报经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三、合伙人当然退伙的情形有哪些
(一)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二)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三)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
(四)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丧失该资格;
(五)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合伙人被依法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该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退伙。
退伙事由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
更换法人需要经过股东会吗?
看单位的公司章程中关于变更法人的决策机关是股东会还是董事会。
变更公**人需要的材料有:
1、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 ;2、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3、章程修正案
4、对原法人的免职文件;5、对新法人的任职文件;6、原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7、新法人身份证复印件;8、新法人履历表及签字备案书;9、授权委托书
10、营业执照正、副本。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通常被大家约定俗成简称为法人。公司本身是没有意志的,公司的股东会或董事会可依据法律和公司章程来使公司“产生自己的意志”,但产生了意志后,还需要对外“交流”,负责向公司内外“表达公司意志 ”的人就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法人)。
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法人,一般是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或CEO担任。由于公司的发展,战略甚至是斗争等原因,公**人有时候就需要由一人变更为另一个人,这就是常说的法人变更。
变更法人代表前,由原法人代表签署的各种合同的效力认定:
如果是在经营范围内签署的合同,并且没有**出法人代表本身的权限,应认定为有效。比如变更法人代表前和员工签署的劳动用工合同,应认定有效。如果**出经营范围签订的合同,要看具体情况,由法院认定是否有效。
变更法人代表同时转让股权操作流程:
变更法人代表就按照变更法人代表的流程操作,如果该法人代表同时也是公司股东,变更法人代表的同时,要转让股权,应准备好相关法定文件,并且缴纳一定的印花税。若溢价转让或折价转让股权,还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改变公**人决议需要权力部门来进行决裁。每个公司跟每个公司有不同的权利机构,有的公司是董事会,有的公司是股东会,所以具体要看《公司章程》之中规定的是哪一个机构来对更改法人决议进行裁决。但这些都是公司内部的调节过程。在公司内部的决议过程结束之后,还需要到工商部门进行办理相关手续。